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

第一百四十二期瓯江学术论坛预告

添加时间:2019年11月25日 浏览:

第一百四十二期瓯江学术论坛预告一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陈应春 教授

报告人: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物化学系陈应春 教授

邀请人:蒋俊 教授

报告题目:不对称反应研究:从胺催化、共催化到协同催化

报告时间:2019年11月26 13:30—14:00

报告地点: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204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陈应春教授主要从事新型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以及生理活性物质的设计、合成等方面的工作。重点在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合成领域开展研究并获得了系列成果:1)在基于氢键活化的手性硫脲等催化剂的设计及其促进的不对称反应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建立了结构、功能多样的基于氢键活化的有机催化剂库,在多种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实现了好的立体控制,发展了多种重要手性中间体、特别是非天然氨基酸的不对称合成方法。2)在手性伯、仲胺通过烯胺、二烯胺、三烯胺及亚胺盐机制催化饱和或不饱和醛和酮以及叔胺、叔膦等作为Lewis base催化Morita-Baylis-Hillman产物碳酸酯的不对称转化反应等领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在催化剂、催化机制及新型催化反应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3)致力于新颖的硫酚/手性胺、硫酚/手性相转移以及硫酚/有机膦等共催化体系的发展,实现了多类具挑战性的不对称反应的区域、化学以及立体选择性的高效调控。4)探索了新型的Lewis碱/金属配合物协同催化体系,进一步拓展了叔膦/叔胺等Lewis碱催化的应用范围。5)课题组建立了数十种多官能团、多手性中心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建立数千个新型化合物库;通过计算机辅助和细胞筛选实验,发现多类新颖的抗肿瘤、抗肺纤维化等新结构物质,为进一步发现和设计新型生理活性手性化合物奠定坚实基础。
  陈应春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已在Chem. Soc. Rev.、Acc. Chem. Res.、Nat. 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总他引超过7500次。参与《Cinchona Alkaloids in Synthesis & Catalysis: Ligands, Immobilization and Organocatalysis》、《Asymmetric Organocatalysis》、《Organocatalytic Ring-Forming Reactions》等英文专著章节的撰写工作。完成了包括国家Ⅰ类抗癌新药Cambretastatin A-4 水溶性前药、国家Ⅰ类抗脓毒症新药KB甲烷磺酸盐等药物的合成研究(均进入临床研究)。

第一百四十二期瓯江学术论坛预告二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刘波教授

报告人: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刘波教授

邀请人:蒋俊 教授

报告题目:天然产物Shizukaol J的不对称全合成

报告时间:2019年11月26 14:00 - 14:30

报告地点: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204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刘波教授,1976年5月出生。199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和2004年分别毕业于中科院成都有机所和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2007年在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2014-2016年获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刘波教授独立任职以来,围绕多环萜类天然产物开展全合成,选取有重要生物活性(特别是抗癌、抗HIV和抗疟疾活性)的天然产物,针对其结构复杂独特、全合成报道稀缺、合成规律不明确的科学问题,在“启发但不局限于”生源假说的思想下,结合串联反应和一锅多组分反应,开展目标分子的全合成和相关合成方法学的研究工作。近五年来,完成三十余个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35篇SCI收录论文;应邀在Elsevier出版的专著《Strategies and Tactics in Organic Synthesis》中撰写第七章;应邀在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17次;获得2014年度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和2015年度中国化学会维善合成化学奖。

第一百四十二期瓯江学术论坛预告三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宋振雷教授

报告人: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宋振雷教授

邀请人:蒋俊 教授

报告题目:偕双硅化学研究

报告时间:2019年11月26 14:30 - 15:00

报告地点: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204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宋振雷,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物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兰州大学化学系基地班本科毕业后,继续硕博连读,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涂永强教授进行有机化学专业研究,并于2005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52008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化学系、后转至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Richard. P Hsung 教授。20083月回国后,受聘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从事独立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于20127月晋升为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小组长期致力于:结构新颖、功能多样,且具有应用推广潜质的偕双硅合成子及试剂的开发,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新化学反应的发现及生物活性分子合成的研究。迄今为止,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面上、青年,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项目10余项。荣获2013“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等各类奖励荣誉7项。在Chem. Rev.JACSAngew. Chem. Int. Ed.Nat. Prod. RepChem. Commun.Org. Lett. 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近50余篇,被国际著名评论期刊正面推介10次,受邀撰写综述、特色专栏及书稿9次。

Baidu
sogou